一、
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不可并行,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从社会的发展过程看,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生产规模和消费规模扩大的过程,生产和消费必然引起生产原料需求的增加,必然会造成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引起环境的破坏;(二)从现如今的社会情况看,现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是重工业和高科技,重工业必然导致高污染,高科技也会带来自然资源的掠夺与开发,如核电站等必然导致环境的破坏;(三)从两者的关系看,应当先发展经济,再保护环境,如果一味的保护环境,不开发、不利用环境,减少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将会带来更多的机会成本,使得经济发展速度减慢。(262)
二、
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不可并行的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从社会的发展过程看,大肆的对环境进行破坏,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反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只有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使得自然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现在社会也已经认识到这点,开始采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措施;(二)从现如今的社会情况看,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采用高科技发展低污染、低耗能的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保护了自然环境;(三)从两者的关系看,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互依存,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也可以使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保护环境过程中。(275)
三、
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影响健康的医疗卫生环境,特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供领导参阅:一、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有:(一)医生方面。部分医生职业道德素质低,唯利是图,利用权利收回扣、收红包,倒卖号源;(二)患者方面。权利贫困,希望通过红包等途径使医生将权利变现;(三)制度与监管方面。违法成本低,医生的权利大,监督不到位,制度不完善。二、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一)坚决落实“五不准”,提升从业人员良好形象,确保相关人员廉洁自律、恪守自律,提高医疗机构公信力;(二)完善“医”、“药”分离制度,使医生权利外放,从而减少医生不自律的途径,从根源上规避回扣问题;(三)强化监督,定期对医生处方进行审计,建立临床路径控制系统,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四)加大宣传,树立患者正确的医疗观念。(351)
四、
面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线路交通事故,作为铁道部负责人,我会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后续工作:第一,积极地进行抢险救援,尽力减小事故带来的人力、物力损失,积极正确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及时发布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应急处置、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等信息,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人的交代;第二,针对本次事故中设计存在严重设计缺陷的通信信号集团,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解除承包合同;第三,对铁道部关于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上道使用的行为进行严肃惩处;第四,对铁道部所有系统进行排查,对出现问题的设备及时进行更换;第五,对所有的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提高故障处理工作的能力,并明确铁道部各个部门的职责,增强责任心;第六,在以后的设备承包时,严把质量关,做好监督审查工作,使得不合格产品不能出现在列车上。(373)
六、
如何解决“招工荒”和“就业难”
一方面是企业用工短缺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仍有大量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这是劳动力结构性供求失衡状态,是今后劳动力市场当中的主要矛盾。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如何解决这种失衡的关系,就需要我们从企业、就业方、社会三个方面着手去解决。
一、 从企业来说,要改善待遇和环境。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主渠道,是社会稳定之基,创新创业之源。中小企业大多是草根创业,转型升级难,企业生存困难涨不起工资、招不到工人,难以开工,更难以转型,形成恶性循环。当前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用工荒”、“成本高”等多种因素叠加形成的困境,处理不当将会引起中小企业大量停产半停产和大量民间资本游离实体经济,出现敏姬娜资本热钱化、产业空心化的潜在风险。加工资是竞争力的表现,而生产模式或发展模式走到尽头又要求企业能够创新,成为这个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将改善工资待遇和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发展前景和晋升的渠道两方面匹配起来才能够解决这种结构性的矛盾。
二、 从就业方来说,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大学生扎根一线的决心。许多地方劳动力比较充裕,但熟练的技术工或高科技人才较少,大学生找工作进服务业部门的比例较大,但国内服务业发展相对之后,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应培养能够扎根一线的大学生,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既能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避免在企业走上转型升级道路后出现更多的闲置劳动力。
三、 从社会来说,政府应该提供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劳动力供求实现匹配,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以产业生产需求为依托,以新生代农民工以及城市中的“农民工二代”为培养对象,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型劳动力保障,根据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研究制订面向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劳动力需求规划,从而制定中长期职业教育规划;教育部门应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打造与制造业大国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采用扩大规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社会办学等方式,鼓励在城市就学的农民工子女以及农村城区中学毕业生就读。
“用工荒”和“就业难”的问题经过企业、社会和就业人员的努力,一定可以很好的解决。(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