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校车事故,该做能做的先做好
甘肃“11•16”校车事故,19名幼儿园的学生在校车中丧生,当地政府迅速在善后、查处、整改三个环节做出多项决定,亡羊补牢,举一反三,值得肯定。然而再多的钱,也不能挽回逝去的生命;再大手笔的补救措施,也无法抵消政府应负的责任。人们在对甘肃校车事故感到痛心的同时,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为了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该做能做的必须先做好!
其实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导致这一起校车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各界对于自己该做能做的事情缺乏重视:校车严重超载,一辆9座的面包车居然挤进了64人,而老板、老师、司机习以为常;交警选择罚款了事;教育部门漫不经心,这一切决定了校车事故的不可避免。因此,我们要从现实原因出发,理清思路,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好当前校车安全隐患的问题。
一、从社会方面:提高安全意识是破解校车安全隐患问题的关键点
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各种安全监督检查,往往只是约束了人的行为,约束不了人的意识,各种侥幸心理、违章操作的意识依然存在。只要一有空间,各类违章行为就会发生。只有所有人员都有了不违章操作的安全意识,各种违章行为才能绝迹。因此,幼儿园经营者、司机、老师、家长应当提高安全意识,坚持 “孩子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有价值的财富”的原则。不仅是校车安全隐患问题,绝不容忍严重超载等安全问题。
二、从政府方面:加大教育投入是破解校车安全隐患问题的着力点
自2006年起,教育部开始对农村中小学进行大规模布局调整,主要是撤并生源减少的农村中小学,把学生集中在县乡中心学校,目的是让教育资源集中利用,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享受到幼稚的教育资源。但是与乡村学校撤并改革的雷厉风行相比,相应的配套措施却没有及时跟进,学生的交通问题缺乏周密设计、财政配套、资格审核以严厉监管。“超载车”、“黑校车”应运而生,“多拉”、“快跑”成了他们节省成本、牟取利润的不二法门。对此,政府应设立相应的财政政策,对于财政富裕的政府,应足额投入;财政不富裕的政府,应该设立必要的优先政策支持,尽最大努力创办合格的学校,提供优质的资源,让百姓上得起学、入得了园。教育部门应该切实监管,坚决取缔没有办学条件的民营幼儿园。此外,交警要坚持严格执法,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三、从技术方面:提高校车质量是破解校车安全隐患问题的突破点
很多事故的发生正是因为平时对校车自身质量在观念上不够重视引起的。我们一直不缺失先进理念,但是却往往不能正确利用。理论的复制并不一定能够帮助我们,但至少能够帮助我们借鉴成功的经验。而技术同样可以帮助技术部门减少故障率,可以将我们的校车武装到最佳性能。此外,校车同样需要技术的严格检验,我们生产厂家应该在校车日常的维修保养中做到最有效、最快捷的处理。
胡适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就看他们怎样对待儿童。其实看一个国家的人权,也看他们怎样对待儿童。在校车安全问题中,有些问题确实很复杂,解决有难度,但关键是,我们不能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该做、能做、有条件做的事情,必须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