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收入分配改革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从社会层面看,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科学,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够减少大量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反之,就会诱发、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从政治层面来看,收入分配的制度安排,不仅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导向、价值目标等,而且也直接检验着其政治结构、政治过程的合理性。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群体性事件增加,甚至会直接威胁到政治稳定。
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
从城乡比较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04年的3.21倍扩大到了2008年的3.31倍。
从地区比较来看,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例,最高的地区与最低之比由2004年的4.1扩大到2007年的4.360。如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地区为上海,收入为10144.62元,最低的甘肃为2328.92元。
从资本和劳动的收入对比来看,劳动收入在国民财富中比重逐渐下降,资本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使劳动收入与资本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2003年以前,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然后逐年下降,到了2007年为44.5%,而资本回报所占比重则由以前的20%提高到2007年的30.6%。
从居民、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对比来看,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向政府和企业倾斜趋势明显,造成收入分配不公。1996-2007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69.5%下降到了59.1%,而政府和企业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从17.7%和12.8%提高到了23.9%和17%。
从行业比较来看,行业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为例,最高的国民经济行业与最低之比由2004年7.52扩大到2007年的14.61。如2007年最高的证券业为140501元,最低的畜牧业为9616元。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贯彻落实:
一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全农民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的补贴制度,扩大补贴实施范围,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二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职工工资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公 务员分配制度,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以区域和行业为重点大力推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三是实施反垄断的分配调控政策。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垄断性行业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监管。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保障所有者权益。
当前,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收入分配改革的重大意义,大胆稳妥,攻坚克难,将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