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答:孔子学院在当前发展中面临以下困难:第一,缺乏职业化的教师团队,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连续性,不利于汉语教学。第二,外国对中国及文化缺乏全面深入地了解,存在片面的认识甚至误解。第三,缺乏国家资金投入,社会参与度不足,且不少人认为应该在国内教育上投入更多。第四,传播方式不明确,仍在探索该固守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根据外国受众的审美习惯实现教材本土化。第五,历史、外交问题影响孔子学院的发展,如签证问题,带来不便。
第二题
答:第一,歌德学院重视建立职业化教师队伍。孔子学院应培养职业化对外汉语传播队伍,这有利于对外汉语传播教育的稳定性、连续性。第二,德国政府注重对歌德学院的资助,确保了文化事业的独立、自由、稳定。中国政府应加大对孔子学院的资金支持,促进对外汉语传播与交流。第三,德国文化职业专款专用,并成立文化委员会,且有严格的经费管理、审计、检查制度,保证了资金的合理、安全使用。中国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文化组织机构,严格管理孔子学院经费,确保每一笔支出合理、到位。第四,德国歌德学院只根据本国文化编写教材,已达到让外国人学习和了解其文化的目的。中国孔子学院在编订教材时,应恪守中国文化的内涵,固守中国文化的精神。第五,德国政府设有统管文化事业的政府部门,致力于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和语言。
第三题
答:文化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和标志,在对外传播、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凝结了一个国家的历史、精神、民族智慧与核心价值观。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利用文化手段,宣扬本国文化,宣传本国价值观,并以此提升和扩大其影响力。如何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加强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题
浅谈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
文化,凝结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智慧,历史内涵与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障,是其对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的文化基础犹如一棵树,其国际地位与影响犹如枝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土壤,才有可能枝繁叶茂,只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个大树才有可能更加茁壮。
第一,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的仅仅是中国文化长卷的几个篇章。然而与之不符的面试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巨大逆差,文化商业的廉价交易,屈指可数的中国出口影片。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国内浮躁的文化氛围,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以为迎合国外市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汲取营养,加强文化基础建设,强化内功,深入挖掘其精髓。只有更好的宣传传统文化之精华,才能走出去,并且走得远。
第二,培养专职传播队伍。优秀的对外汉语传播队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桥梁。尽管中国目前开办了对外汉语专业,但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师由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非专职人员担任,不仅造成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连续性,而且由于非专业教师缺乏专业的对外汉语传播的知识与技巧,造成传播内容匮乏,传播效果差。训练一直的既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又精通传播方式与技巧的专业队伍,是我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然途径。
第三,加强文化沟通交流。中国文化只有在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沟通中,才能更好的展示其内涵,才能更具影响力。交流是了解的前提,沟通是理解的基础,目前,外国媒体仍存在妖魔化中国的现象,外国人不了解甚至误解中国文化。借助于孔子学院等交流平台,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文化,真正的中国文化,可以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影响力。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只有让我国不仅做文化大国,还做文化强国,才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