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15联考申论真题
1、请根据给定资料,概括孔子学院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孔子学院在当前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有:(一)在人员方面,从院长到教师再到志愿者都是非专职人员,教学队伍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二)在资金方面,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缺乏社会参与,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还要饱受国内非议;(三)在教材方面,在实现教材本土化和固守中国传统文化之间难以抉择;(四)由于外国人对中国历史及文化的不了解和片面印象,对孔子学院的开办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障碍,甚至出现教师签证难办的情况。
2.请结合给定资料,对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进行归纳,并说说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哪些启示。
要求:归纳全面,内容具体,分析透彻,逻辑分明,不超过400字。
德国歌德学院之所以成功,首先是重视建立职业化队伍,拥有大量专职人员,使教学能够有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德国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其次是资金投入多,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经费专款专用,不入市场,管理严格,且政府为文化埋单的模式保护了文化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最后是在编写教材时只根据本国情况进行编写,目的就是让外国人去学习和了解他们的文化。
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启示我们在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上应注意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改进。一是将教育队伍由“临时工”转变为“正规军”,组建职业化队伍;二是政府增加对孔子学院的资金支持,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允许其合理利用孔子学院推广企业品牌,严格财务管理,定期审计,并向社会进行公示。三是在编制教材时,充分考虑考虑国外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琢磨外国人想看到什么、喜欢看什么、想看懂什么、能看懂什么,考虑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拓宽学院发展道路。
3.给定资料6中,“有人用水来比喻文化,文化似水,水成于无形,隐于其中,却凝结一切;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又难阻挡。”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
这句话说明了文化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因为文化的交流是人类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他是平和的、友善的,具有其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以文化为载体,以语言为手段,从官方到民间,积极推进与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在交流中展示本国文化,宣传自己的价值观,在合作中得到启发,不断提升中国软实力。
4.请参考给定资料,以“浅谈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1000字左右。
浅谈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的。对于当今的中国,许多外国人的认识远远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有的仅知道故宫,长城等传统符号,每当发生大事的时候总有国外媒体妖魔化中国,这让国人很是苦恼。要想改变外国人对中国的片面化认识,仅靠一个奥运,一个世博会是远远不够的,不仅要让走进来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的“内功”,还要让更多在外的外国人能购切切实实的接触到中华文化,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这就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让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
“修内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走出去”的文化离不开他的根源,缺乏肥沃土壤和优良生长环境的文化,即使能“走出去”,也一定“走不远”。只有注重“修内功”,从长远的、战略的意义出发,从本国文化建设的自我完善做起,文化才有可能健康的“走出去”,并且走的更远、更好。孩子是文化传承的接班人,目前政府正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解决国内儿童失学等问题,到通过教育改革逐步实现教育平等、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仅靠民间传播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尽快将普及国学教育提上日程;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动本土文化品牌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文化商品的质量,逐步减少图书进出口贸易、文艺演出等的贸易逆差,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走出去”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枝干。文化需要发展,发展需要传播。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不仅成为国际汉语教育与推广的重要品牌,更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开展民间外交的友好平台。但这条路要”走得稳”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因此我们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首先要建立职业化队伍,其次是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加大资金投入,并严格管理经费;最后编写教材因地制宜,利于中华文化的融入与传播。
中华文化繁荣昌盛是“修内功”和“走出去”果实。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是每个国内外华人的共同责任。但语言和文化的推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中华文化发展不能急于求成,只有“修内功”与“走出去”齐头并进,互相结合,才能浇灌好中华文化发展之树,开出繁荣之花,结出昌盛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