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孔子学院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一)国际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孔子学院深受欢迎的同时教师、志愿者的非专职性、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缺乏;外国人对中国的不了解导致误解,中国文化的传播不到位;孔子学院在周边国家发展受阻等.(二)国内方面的问题,包括国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国内教育与孔子学院投入不均衡,本国文化建设基础不扎实等。
2、歌德学院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一)分支机构分布广泛,重视职业化队伍的建设。(二)政府对文化投入大,经费管理严密、资金安全、使用到位。(三)巩固国内文化,扩大本国文化的推广.
歌德学院的成功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一)相比教师职业化方面,孔子学院应该强化教师队伍的专职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建设。(二)就教育经费的投入问题,孔子学院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学习歌德学院严谨的资金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应该就我国国情分析,打好国内文化基础,优化教育资金分配,全面地推广中国文化.
3、这句话告诉我们:文化是对立统一的。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文化在无形中将各国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一个大的文化圈,另一方面,各国对文化文化的重视和宣传,是对本国影响力的提升和扩大,不知不觉中在他国中融入了本国文化。总之,文化于内于外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刻不容缓。
4、 浅谈文化的‘修内功’与‘走出去’
孔子学院的广泛分布,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积极宣传着我国的文化形象。对此,我国政府对其大力支持且予以巨资投入。然而,在孔子学院收到国内外热烈欢迎的同时,也出现了国人的反问:面对中国国内教育困境,难道不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中国国内失学儿童等问题上吗?
我们不得不深思:有限的教育资金是要先用在对中国文化宣传的孔子学院上呢,还是先用在本国的教育上?关键在于“修内功”与“走出去”的合理配合。
夯实国内文化基础,修好‘内功’。国内文化是基础,是一国之“皮”,“走出去”的文化是“毛”,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当前,我国国内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均衡,国内依旧存在读书难、辍学、失学,农村人均教育经费分配不足,国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重视等问题。对此,应该夯实国内教育的基础建设。一方面,政府应该注重教育资金的合理分配,巩固教育投入薄弱的地方。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国内传统文化的学习、宣传和推广,国人更加了解本国文化,为文化的“走出去”修好扎实的“内功”。
稳步发展孔子学院建设,阔步“走出去”。文化的“走出去”是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曾经历史的“闭关锁国”思想已被深深淘汰,“走出去”的文化跟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时俱进,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展示于世界面前,高度提升和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孔子学院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走出去”,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依托。但是孔子学院在发展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包括教师队伍的专职性不强,国外对中国不了解形成的片面形象,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文化传播受阻等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强化教师的职业化建设,引导国外对中国的正确认识,搞好周边国家的关系,全面稳步发展孔子学院的建设,将我国的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修内功”和“走出去”二者的发展是相互依赖,“修内功”是基础,“走出去”是方向,只有稳固国内文化的同时,推动我国传统文化传播,才能更好地掌控国内文化与文化传播的平衡发展,树立中国良好形象,提升中国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