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游,什么都不留
——浅谈如何涵养我们的公共文明
从八达岭长城上道出都是有字砖到天坛回音壁上的“留言板”,再到埃及卢克索神庙上的“XXX到此一游”……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国人也渐渐的将一些陋习扩展延伸到了国外。几百年前梁启超曾说过,“欲维新吾国,当维新吾民”,的确,从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再到今天的中国崛起,所有的社会进步,无不把国民素质作为发展的根本。而今天,在我们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社会的关键点上,我们必须意识到国民中的一些陋习应该彻底革除,涵养我们的公共文明。那么如何涵养我们的公共文明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从当前来看,涵养我们的公共文明,需要我们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管与执法力度,从法制层面上对不文明行为“零容忍”。一方面要尽快建立起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和处理相关制度,明确文明红线,并加强执法和监管力度,让触及红线者付出较高成本。比如说在北京等地方已经开始拟定对闯红灯者进行罚款,而上海等地防也开始准备出台相关规定禁止行人在地铁内饮食,这些相关的法规措施都是对文明行为画出的红线,强制人们应该也是必须在线内活动;另一方面, 我们也需要健全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增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其实在痛批国人素质如何不高的同时,不妨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为什么?景区内游人乱丢垃圾,导致景区环境破坏,但是反观一下,在偌大的景区内的垃圾桶却屈指可数,总不能让游客一直攥垃圾吧?中国式过马路,行人闯红灯固然违反交通规则,可是如果多建几座天桥或者将红绿灯设置更为合理一些或许会好很多。因此,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完善,增强政府在背后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补齐短板,完善服务,在细节中体现制度的人文关怀,才能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效果。
其次,从中期来看,涵养我们的公共文明,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意识,让文明出行成为一种顺理成章,让公共文明成为一种公序良俗。不管是法制上的严格,还是基础设施的健全,其实都不如让人们从内心的将公共文明上升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对文明行为、文明意识、文明精神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尤其是小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比如说加大对公益广告的投放力度,在地铁,公交等地方投放公益户外广告,甚至在电影里面放置“软广告”在潜移默化中营造文明氛围;另一方面,则是加强对文明的教育力度。让素质教育贯彻到小学教材中,从小培养,让文明的意识在孩子心中扎根发芽,从心灵底层上树立“到此一游,什么都不留”的意识,从根本上涵养我们的公共文明,培育我们的公共精神,提升我们的公共意识。
最后,从长远来看,涵养我们的公共文明,需要我们在整个挂架层面来构建一种公共的文明,让公共文明、公共意识、公共精神成为一种国家文明的常态。只有这样传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在怀揣中国梦的脚步下重塑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
换句话说,作为崛起的东方大国,我们如果仅仅在经济上崛起,而留给世界的永远是加塞排队的混乱,只是“中国人就餐的招牌”,那么我们的崛起则永远被世界所排斥。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国民的现代化,到此一游,什么都不留,涵养起的是我们的公共文明,传承的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传统,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