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逆水行舟”
——对中小企业生存困境的思考
“融资难”、“用工荒”、“成本高”等因素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逆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小企业如果无法在“逆流”中前进,终将会被市场这条“大河”所淘汰。那么,中小企业面临这些生存困境时如何“逆水行舟”呢?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原因。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境问题,一方面有“船”——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大河”——外部的市场原因。因此,“逆水行舟”要两从内外因入手:把“船”做“好”,把“河”改“顺”。
把“船”做“好”,就是中小企业自身要培育良好的信用,把“船”做“牢”;要积极改革创新,把“船”做“快”。首先,中小企业的融资始终离不开“信用”二字,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中小企业的融资很难顺利咱开,导致“融资难”的问题。其次,随着经济发展,过去的低工资、低附加值、廉价商品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使得中小企业面临“成本高”的问题。此外,还有中小企业大多缺少对员工的福利保障机制,因而导致招不到员工,闹“用工荒”。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工荒”、“成本高”的问题,中小企业应从自身出发,改革自身的管理体制,所谓的把“船”做“牢”。此外,还要积极改革创新,通过创新来抵消成本上升的部分,为企业前进提供动力,在用拥有一定资金后,用于改善员工工作待遇,也就是所谓的把“船”做“快”。
把“河”改“顺”,关键在于看不见的手。首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小企业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商业银行贷款应其监督成本高、风险大河潜在收益低等原因,致使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其次,中小企业因其自尚处于发展阶段,急需人才,但又因其自身资金不足,吸引力不强导致“用工荒”的问题。最后,由于处于初期阶段的中小企业所需维持资金运转成本高,而缺少资金导致中小企业动力不足。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要起主导作用,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将“逆流”转变为“顺流”。针对“融资难”问题,要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进入企业制度,要改变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约束条件,以满足中小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针对“用工荒”政府要鼓励人才加入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增添活力。此外,还要加大专业高科技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满足中小企业的需求、最后,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补贴中小企业,缓解中小企业“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积极性。
“逆水行舟”,对中小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次“破茧成蝶”的机会。中小企业如果能把握这次机会,能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定能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为今后更好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