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也是历史赠予我们的宝贵遗产,身为时代的主角,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望好这份遗产。
传统文化既可以让我们领略历史的风采,也可以传授我们为人之道,还可以通过节日等载体巩固彼此情感,维系亲情。然而,时过境迁,受物质的发展、城乡的转变和洋节的挤兑等因素影响,展现传统文化内涵的载体日益式微,传统文化亦因此面临流失的危险。在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化解危机,守望好传统文化呢?
守望传统文化需要接力传承。传承是历史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创新的前提。当前,物质潮流席卷而来,人们渐渐忽略了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越过越淡,民俗活动越办越少,外国节日则见缝插针,传统产业的生存空间也在大背景下越来越小,凡此种种,不仅令人们缺少乐趣,更会导致文化精髓的流失,因此,必须接力做好传承。首先,每个人都要树立坚定不移传承中华文化的理念,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先人的托付,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值得我们去挖掘与学习;其次,政府应该主导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恢复祈祷和敬祭等节日内容,倡导群众参与传统节日的传承;最后,要壮大传统文化产业,政府政府需加大对传统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与税费方面给予优惠,适当设置烟花燃放地,保持传统企业的生存空间。
守望传统文化需要奋力创新。创新是传承的必然要求,只有创新,事物才能拥有更多活力。传统文化之所以日益式微,遭到外国文化侵袭,一个关键原因便是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不接地气,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样,传统文化企业若固守一隅,不求创新,也会遭到时代的遗弃,因此,必须奋力创新。一是创新传统文化内容。广聚民智,筛选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剔除其中的糟粕,进行移风易俗,使之与时代特征想结合,创造出当代中华文化;二是创新传承的方法方式。既要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上进行创新,在活动内容上求新求变求地气,也要将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常态化举办传统书法比赛,在建筑物上模仿古代造型等等;三是创新文化产业。传统文化企业可探索转型升级的方向,如香企业可拓展产品链条,研发蚊香、空气清新剂、养生香等,烟花爆竹企业可生产环保型烟花,国家也应尽快制定出台详细的烟花爆竹环保标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化复兴是中国梦的重要一环,它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个人切实行动起来,践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眼下清明节将至,我们应当拒绝托辞,在看望先人之际,尽到守望传统文化的责任。